close

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圖文、VR、直播點贊三晉非遺

9月24日,由中央網信辦、文化部指導,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黃河新聞網承辦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圓滿結束。從9月18日啟動以來,7天時間,來自全國52傢網絡媒體的70餘名采編人員分赴太原、晉中、大同,親身感受瞭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通過原創圖文、VR視頻、全程直播等多種方式,共發表300餘篇稿件,全方位呈現山西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靈剪紙、平遙推光漆器、藥膳八珍湯……“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活動期間,本報記者與70餘名全國網絡媒體記者同行,同樣折服於山西非遺的魅力,也記下瞭媒體同行對山西的熱評和點贊。

廣靈剪紙
傳承3000多年歷史 融入現代制作工藝

時間:9月22日—23日
地點:大同
參訪項目:大同銅器制作技藝、廣靈剪紙、渾源涼粉制作技藝、雁北耍孩兒
在北方,每逢過年或是喜慶的日子,人們都有貼對聯、貼窗花的習俗。9月23日下午,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團參訪廣靈縣傳統剪紙。走進展覽大廳,四周陳列著或大或小的剪紙作品,大廳中央,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剪紙刻、染工序,一股清新的酒精味彌漫四周。
“剪紙分為四種風格,原生態剪紙、傳統剪紙、單色剪紙和彩色剪紙。”廣靈剪紙創始傢族第五代傳人張棟說,最早的原生態剪紙就是每逢過年、結婚時,用紅色紙剪出的窗花,也是歷史上最早的剪紙。後來根據市場需求,剪紙慢慢演變成“刻”,又由單色衍生為彩色。
張棟介紹,目前廣靈剪紙都是刀“刻”出來的,而最早的廣靈剪紙可追溯至春秋時期,周成王把桐葉剪成“圭”形贈與弟弟叔虞,並封他為唐王。這個桐葉“圭”就是最早出現在三晉大地上的剪紙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在演示區工作臺上,工作人員手旁放著一排長短不一、各種類型的刻刀,大約兩三分鐘,老虎背上的細小紋路便清晰可見。一個剪紙成品要經過圖樣設計、濕、踩、晾、曬、刻、染、包裝、裝幀等38道工序,是一種現代機器生產無法取代的純手工工藝。
“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可沒那麼容易,中間需要鏤空的空間很小,刀頭沿畫線向下,用力太猛會損害刀頭,用力太輕下面的紙無法穿透,還得用巧勁,可不是練一兩天就能上手。”人民網論壇編輯李一丹體驗後說。
為瞭使傳統工藝能迎合時代發展,廣靈剪紙傳承人不斷創新思路。“如今,絕大多數剪紙的繪畫是由電腦操作完成,再用線條勾畫出來,染色處會采用多層上色,最終形成漸變色。裝裱後的剪紙既是一幅工筆畫又是一幅水墨畫。”張棟說,在染色方面,顏料裡配用酒精,可以提高滲透性,一次染六七張紙。采用新工藝的剪紙顏色可以保持5年左右,油墨剪紙可以達到20年不變色。
廣靈剪紙作為中國剪紙三大流派之一,以其鮮艷的色彩、生動的造型、纖細的線條、傳神的表現力和細膩的刀法獨樹一幟,自成一派,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在中國剪紙中占有重要地位。先後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記者感言

中國網李汀:一路走來,感覺山西除瞭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更讓人震撼的是她的文化底蘊。其實,現代化的城市應該不光有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高樓大廈,最根本的是要有她的靈魂,而山西千年歷史所積淀下來的文化底蘊,為山西發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雲南網樂誠弘韻:此次來山西感覺一樣也不一樣。不一樣是看不到煤瞭,不像到瞭煤都;一樣的是之前知道的歷史、文化在這裡都親眼看到,而且保護得都非常好。其中,廣靈剪紙傳統技藝不僅保留瞭下來,還融入瞭許多現代技術和審美,簡直太美瞭。

平遙推光漆器 工藝獨特 傳承工匠精神

時間:9月19日—21日
地點:晉中
參訪項目:冠雲牌平遙牛肉傳統生產工藝、平遙推光漆藝文化產業創意園、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
9月19日下午,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團走進中國推光漆器博物館,親眼目睹始於唐開元年、盛於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的推光漆器。
在上古時代,黃土高原廣泛分佈著漆樹,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很早就學會提煉漆樹的汁液髹飾木制或皮制器皿。平遙推光漆器以特有的自然生漆和人工手掌推光的獨特工藝著稱於世,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
推光漆器見證瞭大多數手藝人的成長,而這些手藝人在傳承這門技藝的同時,還不斷融入新元素,使推光漆器這項技藝走入更多人的視野。“從小我就比較喜歡畫畫,所以義無反顧地選擇瞭現在的工作,至今已經15年瞭。”34歲的王劍凱說,做他們這行是需要熱情的,掌握這些傳統的文化和技藝,是需要用時間去打磨的。
“平遙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藝分為木胎、灰胎、漆工、畫工、推光等,其中,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繪技藝著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光漆器第三代傳承人張剛說,用手掌推磨出光是制作推光漆器最重要的一步。先用細砂紙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來用優質橙木燒制的木炭塊細細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頭發蘸油打磨,最後用手掌沾上磚灰推光,達到光亮如鏡的效果。
張剛介紹,“堆鼓罩漆”“描金彩繪”“鑲嵌”“擦色”是平遙推光漆器最具特色的工藝風格,平遙推光漆器所用的漆,不僅具有化工漆所具有的防潮、防腐等功能,還具有耐高溫、耐磨損、耐強酸強堿、手感溫潤、天然無毒、綠色環保等獨特的優點。2006年,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一件推光漆器都包含著無數手藝人的辛勤付出,僅刷漆這一項,就得7到10次。”王劍凱說,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也將會在作品中不斷融入新技術、新理念,讓推光漆器始終迎合時代的發展,但始終秉承的工匠精神是不變的。

記者感言

人民網李建月:這次山西行,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非遺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平遙牛肉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傳統的工藝、非遺的品牌價值加上已經現代化的批量生產,不但“非遺”項目的核心技藝和原本的文化蘊涵得到完整保護,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中國吉林網高鵬:在推光漆器博物館內看到非常多的藝術精品,當瞭解推光漆器制作工序時,我感到非常震撼,被大師們的不怕工藝繁瑣、隻為力求精品的精神所感染,這正是我們推崇的大國工匠精神的傳承。

頭腦 一碗八珍湯 有文化傳承還有養生功效

時間:9月18日
地點:太原
參訪非遺項目:東湖醋園老陳醋釀制技藝、藥膳八珍湯、傅山拳法、傳統面食制作技藝
提及山西美食,除瞭耳熟能詳的各類面食外,頭腦,也就是八珍湯,是很多太原人在冬季選擇的美味早餐。至今,這裡仍保留著“三更起五時熟打著燈籠喝頭腦”這樣的習俗。
9月18日下午,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團參訪健身、養生兩不誤的中華傅山園。其中,“八珍湯制作技藝”吸引瞭眾人眼球,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李春生現場為記者們一一解惑。
“八珍湯就是我們常說的頭腦,主要采用黃芪、良薑、長山藥、蓮藕、肥羊肉、黃酒、煨面、醃韭菜等8種原料,所以叫八珍湯。輔料有酒糟、浮油、花椒、蔥、蒜等。”李春生說,在熬制頭腦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李春生向記者們介紹,在采訪團來之前,他和徒弟已將羊肉切塊下鍋慢燉瞭兩三個小時,但這個時間還不夠,一般情況下會用小火燉4個小時,然後燜20分鐘,這樣的羊肉味才會更濃,口感更好。
在制作面糊時,作為傳承人的李春生隻要一伸手就知道面糊的黏稠程度。“現在大傢看到的是已經蒸熟的面粉,這個必須用涼水攪拌,攪拌是否均勻、黏稠程度、有無面疙瘩,全靠師傅們的技藝。”李春生一邊介紹一邊攪拌面粉,面糊的黏稠度直接影響“頭腦”的口感,而黏稠度沒有標準,全憑個人手感。
隨後,李春生將攪拌均勻的面糊過篩,再慢慢勾兌到煮開的羊肉湯鍋中,依次加入其他食材。當羊肉湯與面糊混合後煮沸,一鍋集美味與養生的“頭腦”出鍋。
相傳八珍湯是明末名士傅山為治母病而研制發明的,八珍湯具有養生健體的功效,在太原地區已經傳承瞭380多年,是太原地區獨具特色的地方名吃。目前,八珍湯屬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太原,八珍湯是人們食用的一道美味早餐,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遇到傳承等方面的困境。”李春生說,他很希望更多的人學習、傳承這門烹飪技術,並將這一文化發揚光大。
品嘗現場,采訪團成員吃著燒麥喝著正宗八珍湯。“特別美味,肉很綿,湯很香,想不到這一碗八珍湯還具有養生保健的功能,怪不得是太原人非常喜愛的美味佳肴。”中華英才新媒體總監范麗慶說。

記者感言


中國日報網馮紫煜:這是我第二次來山西,第一次來大概在10年前,這次來刷新瞭我對山西的認識,各個方面都提升瞭,尤其是從一個煤炭大省向文化大省的轉型,每一個非遺項目都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
四川新聞網田楊:來到山西,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山西人的淳樸,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汽車重低音電容。尤其是山西的歷史人文積淀比較深厚,有很濃鬱的地方特色,這也是南北方的差異吧。

本報音響電容價格音響後級系統規劃記者 李晶

1、媒體同行圍觀平遙漆器描金技藝。
2、媒體同行體驗廣靈剪紙。
3、廚師介紹頭腦的主配料。



(原標題: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 圖文、VR、直播點贊三晉非遺)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jj744y6v1 的頭像
    jjj744y6v1

    假文青的秘密

    jjj744y6v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